用户名: 密 码:
  忘记密码?   注册账号     [ 会员中心 ]
协会服务时间:8:00-17:00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- 病虫信息 - 病虫情报 - 详情
信阳市2021年病虫情报第十期 查治草地贪夜蛾急报
发布时间:2021.06.30    发布来源:信阳市植保植检站   浏览次数:

草地贪夜蛾,也称秋黏虫,属于鳞翅目夜蛾科。原来在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, 2019年1月份迁入我国,是一种“北迁南回,周年循环”的迁飞性害虫。该虫具有适生区域广、迁飞能力强、繁殖能力高、暴食危害重、防控难度大等特点,是农业农村部2020年公布的一类农作物病虫害。幼虫取食叶片可造成落叶,其后转移为害。有时大量幼虫以切根方式为害,切断种苗和幼小植株的茎;幼虫可钻入孕穗植物的穗中,可取食植物花蕾和生长点,并钻入果实中。种群数量大时,幼虫如行军状,成群扩散。在玉米上,1-3龄幼虫通常在夜间出来为害,多隐藏在叶片背面取食,形成半透明薄膜“窗孔”。低龄幼虫还会吐丝,借助风力扩散转移到周边的植株上继续为害。4-6龄幼虫对玉米的为害更为严重,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洞,甚至将整株叶片吃光,严重时可造成玉米生长点死亡,影响叶片和果穗的正常发育。此外,高龄幼虫还会取食玉米果穗。

信阳市植保系统高度重视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。市站先后下发了《关于印发2021年信阳市水稻、玉米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》、《关于加强秋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预警工作的紧急通知》、《关于加强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的通知》等文件,对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提前进行安排部署。各县区按照省、市站的要求从5月下旬开始就持续开展草地贪夜蛾大规模调查,6月30日,商城县在鄢岗镇尹岗村下洼组玉米地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,发生面积15亩,前茬为油菜,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,目前玉米正值拔节初期,叶龄8叶左右,平均被害株率1.3%,平均百株虫量0.6头,幼虫龄期3-4龄。在接到商城县上报后,市植保站第一时间上报省站和市局,并对商城县监测防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。

由于与我市相邻的湖北省和南阳市唐河县已经见虫,加之近期我市强对流天气偏多,对草地贪夜蛾的迁入繁殖十分有利,该虫有局部地区暴发为害的风险。各县区一定要高度重视,继续全力开展大范围田间普查,同时加密布设高空探照灯、虫情测报灯、诱捕器等监测设备,密切监视成虫迁飞动态,一旦发现该虫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市站和当地农业农村局,并立即开展应急防治,确保早发现、早预警、早防治,坚决控制草地贪夜蛾扩散蔓延危害。

防治技术措施:

1、理化诱杀。在成虫发生高峰期,采取高空杀虫灯、性诱捕器以及食诱剂等理化诱控措施,诱杀成虫,干扰交配,减少田间落卵量。在集中连片种植区,按照每亩设置1个诱捕器的标准(集中连片使用,面积超过1000亩,可按1.5-2亩1个诱捕器标准设置)全生育期应用性诱剂诱杀成虫。田边、地角、杂草分布区诱捕器设置密度可以适当增加。苗期诱捕器进虫口距离地面1-1.2米,后期则高于植株顶部15-25厘米,随着作物生长,应注意调节诱捕器高度。在使用期内,根据诱芯的持效期,及时更换诱芯,以达到最佳的诱杀效果。

2、生物防治。作物全生育期注意保护利用夜蛾黑卵蜂、半闭弯尾姬蜂、淡足侧沟茧蜂等寄生性天敌和益蝽、东亚小花蝽、大草蛉和瓢虫等捕食性天敌,在田边地头种植显花植物,营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生态环境。在草地贪夜蛾卵期积极开展人工释放赤眼蜂等天敌昆虫控害技术。抓住低龄幼虫期,选用苏云金杆菌、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、金龟子绿僵菌、球孢白僵菌等生物农药喷施或撒施,持续控制草地贪夜蛾种群数量。

3、科学用药。在全生育期实施性诱防控等综合防控措施的基础上,根据虫情调查监测结果,当田间玉米被害株率或低龄幼虫量达到防治指标时(玉米苗期、大喇叭口期、成株期防治指标分别为被害株率5%、20%和10%,对于世代重叠、危害持续时间长、需要多次施药防治的田块,也可采用百株虫量10头的指标),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、乙基多杀菌素、氯虫苯甲酰胺、四氯虫酰胺、茚虫威、虱螨脲、虫螨腈等高效低风险农药,注意重点喷洒心叶、雄穗或雌穗等关键部位。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、轮换使用、安全使用,延缓抗药性产生,提高防控效果。

在具体工作中,各地一定要因地制宜,分类指导,根据虫口密度的高低科学选择使用。虫口密度高的区域,建议选用其中一些速杀性好的高效农药;密度偏低的区域,可适当使用一些具有生态调节作用的生物制剂;同时,要考虑到一些药剂对蜂、鸟、蚕和鱼虾等水生生物有毒,使用时注意对它们的安全性。

 4、统防统治:鉴于草地贪夜蛾具有迁飞性、暴食性等特点,一旦发生,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控制危害,加之秋季玉米植株高大,一家一户分散防治难度很大。因此,必须以政府及时准确购买统防统治服务为主,同时调动各类型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、种植大户、农业合作社积极进行防治,做到发现一点,防治一片,尽最大努力把其危害降到最低。

图片新闻
 
 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27号
联系电话:0371-65917863 65917865
协会邮箱:hnszwbhxjstgxh@163.com
主办单位:河南省植物保护新技术推广协会
业务指导单位: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
技术支持单位:河南金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分享本站:
 
官方微博   微信公众号
 
©  2025  www.hpptea.com All Rights Reserved.  河南省植物保护新技术推广协会  版权所有  豫ICP备20024475号       协会概况  |   协会招聘  |   OA通道  |   网站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