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当前我县麦、油病虫害发生情况,结合我县麦、油品种布局、苗情和春季气象因素及历年小麦、油菜病虫害发生资料综合分析,预计2021年我县小麦、油菜病虫害将中等偏重程度发生,小麦发生面积将达110万亩次左右,油菜发生面积将达30万亩次左右,具体发生趋势分析如下:
一、发生趋势
1、纹枯病:中度偏重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20万亩。为害盛期3月下旬至4月下旬。
2、条锈病:偏重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20万亩。其为害盛期4月上旬至5月上旬。条锈病是全国大区域流行性气传病害,突发性强,蔓延速度快,一旦暴发流行将会造成较大损失。据根据全国农技中心、省站最近通报,目前汉水流域、西南北部麦区及我省的南阳小麦条锈病发生重于上年和重发的 2017 年。我县的外来菌源地菌源十分充足,将会大量持续传入我县,气象部门预报,3-5 月份我县降水正常略偏多,气候适宜,小麦条锈病在我县偏重以上流行的风险明显增加,严重威胁着我县小麦生产安全。
3、白粉病:轻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5万亩。为害盛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。
4、叶锈病:中度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15万亩。为害盛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。
5、叶枯病:中度偏轻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5万亩。为害盛期4月上旬至5月上旬。
6、赤霉病:偏重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25万亩。该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,一旦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阴雨日数多、凝露雾霾天气多、田间湿度大,尤其是连遇3天或以上阴雨天气,赤霉病就会偏重至大流行。我县菌源量充足,主栽品种对该病普遍抗性较差,而天气预报4月份降水正常略偏多,对该病流行十分有利。发生为害盛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。
7、麦蚜:该虫在我县主要在穗期发生危害,一般在小麦抽穗后至灌浆期,遇有高温干旱天气,蚜量会急剧增长,常造成较重危害。预计穗蚜中度偏轻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10万亩,为害盛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。
8、麦蜘蛛:中度偏轻发生。预计发生面积10万亩。为害盛期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。
9、油菜菌核病:中等偏重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15万亩。发生盛期4月上旬-5月上旬。
10、油菜霜霉病:轻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5万亩,发生盛期3月中下旬-4月上旬。
11、油菜蚜虫:预计将中等发生,发生面积10万亩。发生盛期3月下旬-4月下旬。
二、预测依据
(一)麦油病虫害当前发生情况
根据3月1-3日调查,由于去冬今春以来,气温偏高,对麦油病虫越冬及冬后发生危害有利,目前田间基数较常年同期偏高。麦蚜虫田率12.5%,蚜株率为4.2%,百株蚜量平均达13.7头,最高达110头,较常年偏高;麦蜘蛛:虫田率10%,虫株率达5.5%,百株虫量达38头,最高达580头,较常年同期偏高;纹枯病:病田率达20%,病株率2.8%,最高达11.5%,较常年同期偏低。
油菜蚜虫虫田率20%,蚜株率为8.5%,百株蚜量平均达18.2头,最高达160头,较常年同期偏高;霜霉病平均病田率5%,平均病株率1.2%,最高达5.7%,低于常年。
(二)品种抗性、苗情和麦田管理情况
小麦主栽品种为豫麦系列、新麦系列 、偃展4110、郑麦9023、西农979、泛麦8号、扬麦13、扬麦15等,主栽品种占小麦播种面积的70%以上;油菜主栽品种以华油系列、丰油系列、陕油8号、中油821、杂双6号、秦油10号、丰油701等双低油菜为主;麦油主栽品种对病虫害抗性没有明显改善,综合抗性仍较差。目前我县麦油苗情较好,一、二类苗达85%以上。随着气温逐步回升,肥水充足,小麦、油菜将会进入快速生长阶段,长势较嫩绿,这将给病虫为害提供了丰富的饲源;同时我县小麦、油菜耕作管理较粗放,大都为撒播且田间密度过大,田间郁蔽,通风透光差等,均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。
(三)气候条件
据气象部门预测, 预计2021年春季(3-5月)平均降水量正常略偏多,平均气温偏高0~1℃。总体对麦油病虫害发生有利。3月份平均降水量略偏多 平均气温偏高0~1℃。 4月份平均降水量略偏少, 平均气温略偏高;5月份平均降水量略偏多 ,平均气温略偏高。加之2月下旬至3月上旬多次降雨天气,目前田间湿度较大,对赤霉病、条锈病、纹枯病、麦蜘蛛等病虫害发生流行十分有利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