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名: 密 码:
  忘记密码?   注册账号     [ 会员中心 ]
协会服务时间:8:00-17:00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- 病虫信息 - 病虫情报 - 详情
河南省2021年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
发布时间:2021.03.08    发布来源:河南省植保植检站   浏览次数:

河南省2021年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

发生趋势预报

 

3月5日,省植保植检站邀请河南省农科院、河南农业大学、河南省气象局、河南省小麦病虫害监测防控技术专家组部分成员、各省辖市、直管县植保站专业测报人员,对我省2021年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会商,会商预报结果如下:

一、发生趋势

根据农业农村部大区预报,结合当前各地小麦病虫害发生基数、品种抗性、苗情及3-5月份天气形势等因素综合分析,预测今年我省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发生程度总体将重于常年,各种病虫发生面积2.3亿亩次左右,同比增加13%。其中小麦条锈病、赤霉病在豫南地区流行风险高,纹枯病、麦穗蚜呈偏重发生态势,茎基腐病仍会继续加重,白粉病、叶锈病等在局部地区可能造成较大害。

条锈病:南阳、信阳、驻马店、平顶山、漯河及周口南部偏重流行,黄河以南其它麦区中度发生,黄河以北麦区偏轻发生。预计发生面积2000万亩左右,发生危害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,较常年略有推迟

赤霉病:豫南麦区偏重发生,其它麦区中度至偏轻发生。预计发生面积2100万亩左右。该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,若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遇连阴雨或大雾、结露天气多,田间湿度大,将会在全省偏重以上流行。

纹枯病:全省偏重发生,豫西麦区中度发生。预计发生面积4200万亩左右,发生危害盛期在3月中旬至5月上旬。

叶锈病:驻马店、平顶山、洛阳、焦作偏重发生,其它地区中度至偏轻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2100万亩左右,发生危害盛期在5月上旬至下旬。

白粉病:中度发生,高水肥大群体麦田发生较重,预计发生面积2300万亩左右,发生危害盛期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。

叶枯病:中度至偏轻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1300万亩左右,发生危害盛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。

茎基腐病:中度发生,呈逐年加重态势,主要发生在焦作、新乡、鹤壁、开封、商丘、周口、许昌、漯河、洛阳等地部分麦田,发生面积1000万亩左右,显症盛期在5月上中旬。

麦穗蚜:全省偏重发生,预计发生面积3900万亩左右,发生盛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。

麦蜘蛛:中度发生,三门峡、洛阳、商丘等地偏重发生。预计发生面积2500万亩左右,发生盛期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。

吸浆虫:轻发生,驻马店、南阳、长垣等有高密度点片存在。预计发生面积250万亩左右,成虫羽化出土盛期在4月中下旬。

其它病虫:一代粘虫主要发生在豫南和豫西麦区,有局部突发为害的可能,预计发生面积150万亩左右。孢囊线虫病偏轻发生,以许昌、周口、焦作、新乡、开、商丘等地相对较重,预计发生面积500万亩左右。

二、预测依据

(一)条锈病见病早,赤霉病菌源量大,纹枯病、麦蚜、麦蜘蛛基数接近常年

条锈病菌源情况:据全国农技中心通报,截至2月26日,小麦条锈病在西南、汉水流域和黄淮南部等8省(市)43个市162个县发生面积68.9万亩,发生县数和面积比上周分别增加37个县和17.1万亩,表明冬繁区已经进入扩散流行期总体病情为2015年以来第3个重发年,轻于重发的2017年和2020年同期,但重于其他年份。我省于2020年11月28日在淅川县查到条锈病,见病期较常年提早3个月,比上年晚13天,比重发的2017年早18天,目前已在南阳市的淅川、西峡、唐河、内乡、镇平,信阳市的平桥、潢川、商城、驻马店市的汝南共3市9个县点片发生,发生范围小于2017年同期的4市18个县,但较2020年同期的19个县增加了2个市(信阳、驻马店)。随着外地菌源持续大量传入,加之本地发病田二次侵染,将为我省条锈病春季流行提供充足菌源。赤霉病:目前我省普遍推行秸秆还田,有利于赤霉病病菌积累,田间菌源丰富。2月下旬平舆等县调查,玉米根茬量0.38个/平,较去年高50%。纹枯病:目前全省发生面积1040.35万亩,同比减少615.4万亩,全省平均病株率5.8%,同比减少2.9个百分点,比近5年均值低2.5个百分点,以豫北、豫南麦区病株率较高。麦蜘蛛:全省发生面积535.28万亩,平均市尺单行有虫37.8头,接近五年均值。苗蚜:全省发生面积107.72万亩,平均百株蚜量9.9头,最高达2200头,接近常年。吸浆虫:上年9月中旬全省挖土调查,有虫方率9.2%,同比减少7.7个百分点,平均每方有虫0.26头,同比减少0.31头,西峡、长垣等局部有高密度点片,最高每小方虫量20--30头。

(二)目前苗情较好,但是主导品种综合抗性较差

今年我省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,较上年略增,其中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1533万亩,较上年增加183万亩。当前全省小麦从南到北陆续进入起身拔节期,田间苗情长势较好,群体合理,个体健壮,根系发育好。小麦一、二、三类苗和旺长苗,所占比例分别为56.7%、34.0%、7.4%和1.9%,其中一、二类苗所占比例为90.7%,好于冬前,好于常年。

近几年我省种植的小麦主导品种相对稳定,对赤霉病、叶锈病普遍高感,对条锈病、白粉病及纹枯病、茎基腐病等根部病害的综合抗性较差。

(三)气象条件对病虫害发生有利

据省气候中心预测,3-5月降水量豫西、豫西北和豫东南较常年同期偏少0~2成,其他地区偏多0~2成。平均气温全省偏高0~1℃。总体天气条件对病虫发生无明显不利影响。

其中3月份全省平均气温偏高0~1℃,降水量豫西、豫北大部和豫东南较常年同期偏少0~2成,其他地区偏多0~2成。目前气候条件对小麦条锈病扩展蔓延和纹枯病、茎基腐病等病害发生十分有利;4月份降水量全省偏少0~2成,平均气温偏高0~1℃,其中4月中旬前、下旬中期有两次降雨过程,有利于赤霉病菌发育侵染和小麦蚜虫繁殖为害;5月份降水量全省偏多0~2成,平均气温偏高0~1℃,有利于小麦穗期病害蔓延危害。

附件:河南省2021年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

图片新闻
 
 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27号
联系电话:0371-65917863 65917865
协会邮箱:hnszwbhxjstgxh@163.com
主办单位:河南省植物保护新技术推广协会
业务指导单位: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
技术支持单位:河南金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分享本站:
 
官方微博   微信公众号
 
©  2025  www.hpptea.com All Rights Reserved.  河南省植物保护新技术推广协会  版权所有  豫ICP备20024475号       协会概况  |   协会招聘  |   OA通道  |   网站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