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邑:无人机投放赤眼蜂高质高效绿色防治玉米螟
近日,在夏邑县罗庄镇、桑堌乡的河南省玉米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玉米田,植保无人机正沿着预设路线低空飞行,精准向玉米地投放一个个小小的球状物。这些球里,装着的正是玉米螟的天敌--赤眼蜂。
当前正值玉米螟防控关键期,连日来,夏邑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,开展玉米虫害监测调查,为无人机投放赤眼蜂提供技术支撑,助力玉米增产提质。
“赤眼蜂是一类微小的卵寄生蜂,属膜翅目赤眼蜂科。害虫产卵时会释放信息素,赤眼蜂能凭借这些信息素迅速找到害虫卵,随后在其中产卵繁殖。”夏邑县植保植检站站长张如意向在场群众介绍道:“赤眼蜂从卵发育为幼虫,再化为蛹,最后羽化成成虫破壳而出,继续寻找害虫卵繁衍后代,以此实现持续控制和消灭害虫的‘以虫治虫’生物防治效果。”赤眼蜂抛卵球每亩次使用4个,可根据种植密度适当调整放蜂量,确保每亩次出蜂量约10000头。结合虫害发生情况与生产实际,建议间隔7-10天再释放一次,连续释放2次防治效果最佳。这种玉米螟绿色生物防控技术,既能节省购买化学农药的成本和施药人工成本,又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,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,让玉米更绿色安全,显著提升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。
而利用无人机投放赤眼蜂,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,一架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1000亩左右的投放任务,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,尤其适用于大面积玉米种植区域。
据了解,今年夏邑县推广无人机投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的面积已达1.12万亩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