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南方锈病是一种通过气流传播的大区域流行性病害,被列为国家一类病害。该病具有传播流行速度快、暴发性强、危害损失重的特点。玉米受害后,功能叶光合能力下降,叶片干枯,导致籽粒灌浆不足,一旦防治不力,一般田块造成 10%以上产量损失,严重发病田损失20%以上。
今年玉米南方锈病传入我市早,台风“杜苏芮”又带来大量菌源,8月上旬以来我市多次出现降雨天气,对玉米南方锈病发生流行十分有利。截至目前,全市各县区均已发现锈病发病点,经取样送河南农业大学鉴定,确定为玉米南方锈病发生,全市见病面积已达6.03万亩。市气象局预测,8月中旬以后我市还将有多次降水,田间温湿条件适宜,南方锈病在我市流行风险高。各县区要高度重视,迅速行动,组织农民群众及时开展防治,确保秋粮丰产丰收。
防治可选用含戊唑醇、三唑酮、苯醚甲环唑、丙环唑、嘧菌酯、吡唑醚菌酯等成分的药剂,叶面喷雾防治,视发病严重度、气候条件,隔7-10天再次施药防治。如病情发生在玉米灌浆中后期,可酌情减少用药。
当前为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,也是多种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的关键时期。防治时提倡将杀菌剂与杀虫剂、叶面肥等混合使用,达到“一喷多促”的目的。应注意不同品种药剂的混用要求,避免相互作用影响药效。玉米中后期植株高大,可选用植保无人机等航空植保器械喷洒作业,亩喷液量不低于3升,并在药液中添加适宜的沉降剂、抗蒸发剂等飞防助剂。
目前正值暑期,高温高湿天气田间施药容易发生中暑和中毒事故,施药作业时间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,要注意做好防护,确保人身安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