滑县2025年小麦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
根据小麦病虫越冬基数及当前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、品种抗性、苗情及3~5月天气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,预计2025年我县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将中度偏重发生。其中纹枯病、茎基腐病、赤霉病、白粉病中度偏重发生,局部重发生,叶锈病、蚜虫中度发生,叶枯病、红蜘蛛中度偏轻发生,条锈病流行风险较高,发生总面积约502.5万亩次。
一、发生趋势
(一)小麦病害
1、小麦纹枯病:预计中度偏重发生,冬前小麦旺长,小麦群体大,高水肥地块重发生,发生面积约100万亩,发生为害盛期在3月中旬~5月中旬。
2、小麦白粉病:预计中度偏重发生,群体大高水肥地块重发生,发生面积约120万亩,发生盛期4月下旬~5月下旬。
3、小麦赤霉病:预计中度偏重流行风险,显症盛期在5月中旬。该病属典型的气候性病害,若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遇阴雨或大雾重露天气,有大流行的风险,发生面积约20万亩。
4、小麦叶锈病:预计中度偏轻至中度发生,发生面积约30万亩,发生盛期在5月中下旬。
5、小麦叶枯病:预计中度偏轻发生,发生面积约15万亩,发生盛期在4月下旬~5月中旬。
6、小麦条锈病:预计中度偏轻发生,若外来菌源充足,气象条件适宜,流行风险高,发生盛期4月底~5月中旬,发生面积约2.5万亩。
7、小麦茎基腐病:预计中度偏重发生,局部重发生,发生面积约50万亩。显症盛期在4月~5月上中旬。
(二)小麦虫害
1、麦蚜:苗蚜偏轻发生,穗蚜中度发生,总发生面积约115万亩,发生盛期4月下旬~5月中旬。
2、麦红蜘蛛:预计中度偏轻发生,发生面积约15万亩,发生盛期4月中旬。
3、地下害虫:预计中度偏轻发生,局部中度发生,发生盛期在3月中下旬~4月上旬,发生面积约35万亩次。
二、预测依据
(一)田间调查
赤霉病:目前我县普遍推行秸秆还田,有利于赤霉病病菌积累,田间菌源丰富。纹枯病:近期调查,平均病茎率7%,与略少于常年病茎率9.3%,比上年病茎率9.3%减少2.3个百分点,最高21%。麦蚜:近期调查,百株虫量2.1头,分别较常年1.7头增40%、较去年同期2.3头减少8.7%,最高百株虫量18头。麦红蜘蛛:近期调查,平均单市尺行长有虫2.1头,分别较常年5.8头减63.8%、比上年1.3头增61.5%,最高单市尺行长有虫15.2头。
(二)返青期苗情
当前小麦苗情调查,全县冬小麦种植181.1万亩,返青期调查一类苗面积70.4万亩,占种麦总面积的38.9%;二类苗面积101.6万亩,占种麦总面积的56.1%;三类苗面积9.1万亩,占种麦总面积的5%。冬前气温高,小麦生长旺,利于小麦病虫害发生。
(三)品种布局
2025年我县小麦播种面积181.1万亩,品种以中筋和强筋小麦品种为主,其中中筋小麦品种主要有百农207、百农418、百农矮抗58、百农4199、滑育麦1号等,优质强筋小麦品种主要有郑麦1860、郑品麦8号、郑麦136、锦绣21、丰德存20等。这些品种综合抗性较差,有利于小麦常年病虫害的发生危害。
(四)天气条件
据气象部门预报,今年3月-5月气候总趋势为:全市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~2成,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~1℃。
3月份:全市降水量15.0~25.0mm,较常年同期(12.7~15.4mm)偏多2~5成。全市平均气温8.5~9.5℃,较常年同期(8.1~9.4℃)偏高0~1℃。
4月份:全市降水量28.0~38.0mm,较常年同期(26.0~35.7mm)偏多0~2成。全市平均气温15.0~16.0℃,较常年同期(15.0~15.4℃)偏高0~1℃。
5月份:全市降水量45.0~55.0mm,较常年同期(40.2~52.3mm)偏多0~2成。全市平均气温21.0~21.5℃,较常年同期(20.7~21.2℃)偏高0~1℃。
预计3月份气温冷暖波动较大,可能出现倒春寒天气,应加强防范。春季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,可能出现较强降水过程,有利于小麦病虫害发生蔓延。
|